雷雨話劇觀后感范文精選

思而思學網(wǎng)

雷雨話劇觀后感篇一:

一個驚心動魄的雷雨之夜,夾雜著愛恨情仇,滲透出的血腥之氣讓我的心陣陣撕痛,當一切又歸于平靜,我終于明白愛與恨終究會隨著時間的長河而漸漸消逝,兩個瘋子的女人和一個憂愁的老人還在苦苦掙扎……

???題記

這是我第三次拜讀曹禺先生的《雷雨》,但是這次的感覺和前兩次的感覺卻大不相同,正如我在題記中說的,在看話劇的自始至終心里一直充斥著憂傷與壓抑,可能是對雷雨的劇情已經(jīng)很熟悉的緣故吧,抑或是周公館客廳的窗戶一直沒有打開的原因!

記得第一次接觸《雷雨》是在初三時,那是偶然的一次機會看了《雷雨》的簡介,于是就跑到書店買了《雷雨》,帶回家悄悄地把它看完了(當時爸爸不讓看小說,只能偷偷地看)由于那時太年輕,看完之后感覺不是很深刻,看問題也比較膚淺,只有一些莫名的難受:為什么周樸園年輕時不能和魯侍萍在一起生活,卻娶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女人生活了30年?到底他愛魯侍萍嗎?周萍到底喜歡過周蘩漪沒,如果不喜歡為什么當初和她在一起,如果喜歡又為什么要拋棄她?這些問題似乎都很膚淺!

第二次拜讀《雷雨》是在高三時,那是看的是電影。這一次感觸比較深刻,以為話劇改編成電影,加入了許多場景,看起來更真實,更能激發(fā)人的感情,周樸園、周萍在我看來都是那么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是時代造就的維護者,看著讓人作嘔。在周樸園身上我看到了周萍的將來。

第三次看《雷雨》就是這一次了。在有聲語言賞析課上,老師為我們放映了《雷雨》這次放的是話劇。這一次的柑橘儼然和前兩次感覺都不同。從形式上看,只一次是話劇,它用夸張的動作、語言、表情將《雷雨》劇情表演的淋漓盡致,這樣更渲染了氛圍,而且整部話劇場景使用的是灰色調(diào)子,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渲染了雷雨來臨之前的躁動與不安。從內(nèi)容理解上,這一次我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一切的一切都從魯侍萍三十年之后的生生申訴開始,她宣稱是命,是不公平的命讓他再次回到周公館,回到周樸園身邊,而時光易逝,韶華易老,當愛已成往事,他們又能如何?我一直相信周樸園是愛魯侍萍的,至少曾經(jīng)一直深愛,他一直保留著魯侍萍三十年前為他縫補的衣服,一直保留著魯侍萍三十年前的生活習慣,那又是什么讓他們不能在一起呢?是什么讓他拋棄了魯侍萍?這等會兒在分析吧!《雷雨》最終以三個年輕的生命的結束而告終,為故事畫上了一個帶血的句號。但是,我不能忘記的是那個“瘋女人”??周蘩漪。她自從嫁到周家后,一直沒有得到過周樸園的愛,一個女人生活在無愛的家庭,而且凡事還有聽從周樸園,就連自己的生活喜歡也要將就周樸園,這是多么的不敢想象啊!她在家中承受著孤寂與痛苦,沒有人可以訴苦,沒有人可以傾聽她,陪她渡過黑暗。周萍的出現(xiàn)點亮了他的生活,讓她原本死了的心又復活了,她陷入了愛河,深深地依賴上了有周萍的生活,周萍就像她的救命稻草一樣,于是她不愿放手,甚至在周萍說他感覺“厭惡”“惡心”“膩”了他們的關系時,周蘩漪任然不愿放手。一個女人,追求愛有錯嗎?這不是他的錯!拿著錯到底在誰?罪魁禍首難道是魯侍萍說的宿命嗎?不!罪魁禍首是那個時代,他們只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而已。所以他們的悲劇不是一個人的悲劇,不是一個家庭的悲劇,而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從周蘩漪身上,我想到了《玩偶之家》中的勞拉,但周蘩漪不幸的是沒能逃出宿命,而勞拉離開了自己厭惡的家庭去尋找自己的幸福了,周蘩漪只能困在周公館,絕望的生活著,在痛苦中掙扎著,任自己的心慢慢地死去。我覺得周蘩漪才是曹禺先生筆下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她將《雷雨》的劇情引向了高潮。一個女人于兩代人的糾結,卻是一個時代的糾結,所有的苦讓她一個人背吧!

《雷雨》的結局就像一場暴風雨,將所有人都卷入了這場家庭的悲劇。每個人都有難逃的宿命,不得不感慨,命運這東西有時太黑暗了。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命運的主宰,卻往往是命運主宰了我們,不知是命運在和我們開玩笑,還是我們在和宿命開玩笑。

雷雨話劇觀后感篇二:

曹禺通過人物間的矛盾沖突、情感糾葛創(chuàng)作出《雷雨》這部可悲可嘆而又可感的偉大話劇,其被評價為“中國話劇現(xiàn)實主義的基石”!独子辍分幸灾荇攦杉业亩髟骨槌馂榫索展開敘述,由淺及深,淺至每個人物形象的外貌語言,深達所有人物心靈精神的刻畫,一步一步將故事推向高潮,達到矛盾的白熱化,一股情感的洪流最終爆發(fā),湮沒整個封建家庭。

周樸園無疑是整部話劇的主心骨,事由周樸園而起,也由他結束。三十年前,周樸園身為無錫周公館大少爺卻喜歡上了女傭家的女兒侍萍,看上去荒誕奇詭,實則是周樸園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表露,當年周樸園正值風華正茂,年輕氣盛,在完全沒有任何情愛經(jīng)歷的條件下,單純喜歡上了侍萍,可以說最是青春年少,也最是懵懂無知。周樸園是一位出生于封建家庭的資本家,可想而知,他一直在自由平等和封建專制中苦苦掙扎。當然單純的一個人是無法抵擋住社會的涌流,抗擊封建家庭的壓制,迫于無奈和無助,周樸園只有放棄侍萍,狠心將其逐出家門。可是劇中周樸園幾十年都仍保留著侍萍曾經(jīng)用過的家具,保留著侍萍夏天愛關窗的習慣,甚至一直沒有忘記侍萍的生日。由此可見侍萍在周樸園心中地位的舉足輕重。有人說這是周樸園為了彌補精神上遭受的譴責,為了讓自己心中不再難受,周樸園一直帶著偽善的面具。可試想那年今日,周樸園的的確確對侍萍動了情,若說他無情無義,那么他自不必懺悔和懊惱,正是因為有顧慮,有自責,有不安,才正好能夠說明周樸園無法忘懷那段青蔥歲月。當時周樸園的情感是沒有任何雜念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情感被沖淡。

三十年后后的周樸園是整個周家的頂梁柱,他必須要維護一直留存下來的封建專制秩序,不能夠允許任何事物沖破這道防線,這也足以說明周樸園當時自由平等思想的不現(xiàn)實,當時資產(chǎn)階級力量的薄弱,最終還是落入封建專制的深淵之中。所以說周樸園也是受害者,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不得不承擔這份責任,無以擺脫。一定的時代環(huán)境造就了周樸園這樣冷漠的性格,即使到最后周家沒有承受住倫理道德的壓力和時代沖擊而分崩離析。獨留其一人,默默承受這冷酷的現(xiàn)實,這時的周樸園親眼看著家人的逝去,親戚的離去,還經(jīng)受著輿論譴責,心靈和精神上的雙重重創(chuàng)。直到這里,合乎情節(jié)情理,說明周樸園自食其果,希望構建的理想家庭就此破滅,縱觀全劇,周樸園反而最為悲慘,最為值得人同情,有些本不該他承擔的責任和錯誤最后也落于他的肩上。

周樸園與侍萍、蘩漪等人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蘩漪具有一定的反抗心理,敢愛敢恨,性格直率,在舊制度的壓迫下她無法去追求自由和向往的愛情,得不到婦女應有的地位,因而心理上扭曲,常常無助、自卑、恐懼,她始終無法擺脫周家對自己精神上的束縛,周家就像是一條鎖鏈牢牢鎖住了她的雙腳,她所做的都是無謂的掙扎。再看同樣有著新思想的周沖,富有幻想的他,生性浪漫的他,心智尚未成熟,甚至都還對周家的一切都是迷茫,困惑,他不知道如何面對眼前的一切,驚慌失措的他最后為了救四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他再也無法擁有熱情去追逐生命的意義,這里或許不該是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惡和黑暗,而更需要關注的是人性,是人情世故,這可能就是這個劇本的最終目的,揭示了人性的多重,通過不同角色展現(xiàn)了不一樣的人生性格色彩。

《雷雨》給我們的啟示不局限于是讓我們看到封建制度的腐朽,或許,真正意義在于領悟到生命的珍貴,看到人性的回歸。一個人要有追求自由的執(zhí)著信念,要有不放棄的精神,面對生活坎坷,選擇放棄還是繼續(xù),在于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會引領我們走向光明的未來,相信前途會充滿希望。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