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辭舊迎新手抄報資料設(shè)計簡單又漂亮

思而思學網(wǎng)

【元旦手抄報資料:元旦發(fā)展史參考】

元旦是很多國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元旦均為法定假日;中國大陸及臺灣均作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習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種方式互相祝福,賀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漢語“元旦”含義:“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時間,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國以前,元旦即現(xiàn)在的春節(jié)。

歷史上,中國各個朝代對“元旦”說法不一致

夏代為正月初一(夏歷1月1日)

商代為十二月初一(12月1日)

周代為十一月初一(11月1日)

秦王朝時期為十月初一(10月1日)

(參見農(nóng)歷、夏歷、殷歷和周歷的分別的記載)

漢朝漢武帝太初元年時,鄧平等人創(chuàng)立了“太初歷”,定正月初一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成立后,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nóng)時;從公歷,所以便統(tǒng)計”,定農(nóng)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而以公歷1月1日為新年。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名為“元旦”,自此我國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們家喻戶曉的新年“元旦”節(jié)日。

【元旦手抄報資料:元旦的習俗】

1、古代,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lián),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lián)、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jié),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2、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jié)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后,也規(guī)定元旦為法定節(jié)日放假一天。

3、現(xiàn)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lián)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xiàn)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fā)展的今天,就演變?yōu)槁?lián)歡晚會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會等節(jié)目,反正元旦這天并沒有太多的傳統(tǒng),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fā)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4、保留著中國傳統(tǒng)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于民間了,尤其是在農(nóng)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后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于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