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行動心得體會最新篇

思而思學網(wǎng)

孝心行動心得體會篇一

“孝順是疼愛 孝心是祝福 孝敬就是幫父母忙忙家務(wù)下下廚 瓜果梨桃買給父母嘗嘗鮮 訂份晚報常為父母讀一讀”每當這首歌在耳邊響起時,我總會有不盡的愧怍,覺得對父母缺少一種東西,心里好難受。

梁維月,女,16歲,環(huán)縣一位農(nóng)村姑娘,家庭貧窮。家里有常年臥病在床的爸爸,年邁的奶奶,還有聾啞的弟弟。她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環(huán)縣第一中學。每次期末考試結(jié)束時,別的孩子都在討論考的怎么樣,說說笑笑,而她卻是匆匆忙忙的往家趕,等回到家,已是半夜。進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爸爸的腿做按摩。爸爸雖然這樣躺著,可是維月把他照顧得很好。每次維月做的飯,維月先把熱騰騰的飯喂給爸爸吃,爸爸的胃不好,吃上幾口就要吐,就這樣,維月什么時候給爸爸喂完了,自己才去吃那冷冰冰的飯。為了讓弟弟和別人可以交流,維月就給弟弟編了一些手勢,如讀書、洗衣服、寫字、下地等等。為了維持家里的生活,維月有時還回去磚廠做搬運工,一塊磚就幾分錢,維月一天要掙到二百元才肯休息。他把掙到的錢給奶奶買藥,盡量照顧好年邁的奶奶。

梁維月家里四口人同住在簡陋的窯洞里,連一臺電視機也沒有,可是維月 卻把它打掃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每天都是如此。盡管這樣,維月并沒有抱怨上天給她這樣的命運。她只是想,一家人在一起,再苦再累都值得。

這樣的一個女孩子,是家里人的希望,是家里的頂梁柱,她用嬌嫩的肩膀擔起了生活的重擔,她既沒有說過苦也沒有抱怨過,現(xiàn)在想想自己,既沒有她那么貧窮的家庭,更沒有臥病在床的爸爸,我們難道不應(yīng)該有一顆孝心嗎?我總是幻想,如果我的父母是百萬富翁,我是不是每天無憂無慮,吃穿不愁呢。我總是嫌父母給我的不夠。有時候父母認為這樣做,我偏要那樣做,非要和父母唱反調(diào)。有時還和父母頂嘴,總讓父母為我生氣。當我看到梁維月這樣的人這樣的家庭,我不由得覺得我對不起父母,我不該這樣對父母。和我?guī)缀跬g的梁維月,她沒有如我一般幻想美好的生活,更沒有那么多的挑剔和叛逆,面對如此艱辛貧窮不幸的生活她卻滿懷一顆感恩的心,滿載一腔濃烈的愛,去戰(zhàn)勝貧窮,疾病和不幸。因為她只有一個心愿,那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在一起同甘共苦,共度難關(guān),共同迎接生命中的一切災(zāi)難,一切美好!我感動于她面對災(zāi)難與不幸的勇氣和信心,我感動于生命之花在廢墟貧瘠之中所綻放的耀眼奪目的絢麗!

我終于知道,我所忽視的親情正是這世間最珍貴最純樸的感情;我終于知道,血濃于水的恩情要用心,用行動去報答;我終于知道,親情與金錢、權(quán)勢無關(guān),它是你心靈的歸屬,靈魂的巢穴。

孝心行動心得體會篇二

孝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觀念,它既是縱貫天、地、人,祖先、父輩、己身、子孫,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縱向鏈條,也是中國一切人際與社會關(guān)系得以形成的精神基礎(chǔ)。孝是民族認同的文化根基,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是天下為公的社會責任意識的源頭。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靶ⅰ币脖蝗寮覍W說視為人最重要的品質(zhì)。然而現(xiàn)代社會人們步履匆匆、一頭扎進喧囂的世界忙碌,常忘記家中獨守空巢的老人。孝道,作為傳統(tǒng)文化最的一部分,在當今面臨著尷尬的處境。但不管時代怎么變,有些寶貴的品質(zhì)始終具有普世價值。一旦我們丟失了這些亙古不變的精神文化,則往往會令自己迷失。人們需要在物質(zhì)追求和精神追求上尋找平衡點。物質(zhì)追求,我們力爭現(xiàn)代化;而精神追求則需要回歸傳統(tǒng)。回歸傳統(tǒng),首先應(yīng)該重新審視如何盡孝。

只有孝道,可以激發(fā)人內(nèi)心深出本有的善良和美好品質(zhì);只有孝道,可以讓家庭更溫暖。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撿起被我們丟失的孝道,努力做到“孝身、孝心、孝志、孝慧”四個境界,讓這個社會更和諧。

如果你不盡孝,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和本質(zhì)。我們要立志真心孝順父母,盡孝道,不要假孝,騙自己的良心。什么是真孝順?就是要做足身孝,心孝,性孝。

我們懂父母恩,想孝順的時候,很多父母都老了,或者都不在人世了。天下兒女當懺悔,父母恩德重如山。為人子女盡孝不能等。父母還在就要孝順父母。讓老人高興,不要等到父母離開我們的時候,才去懺悔。

孝,乃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嬰孩呱呱落地,從此即與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親者,無過于父母雙親。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為子女的成長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種慈愛之情,嬰兒即能感知。待其稍長,略具智識,即開始教以孝道,即教導孩子體認父母之辛勞,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回報父母。這樣教,這樣說,這樣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圍之內(nèi)。孩子雖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樣的疼我愛我,我學父母的樣,也應(yīng)該如此這般去疼父母愛父母,從而使孩子從小即體悟到愛父母是怎樣的一種滋味。這種情感體驗,就是在孩子天真無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從小即知愛父母,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長大后就會很自然地愛兄弟姐妹,愛周圍的人,愛國家,愛社會,愛人類?梢,中國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遠,由易及難,一步步培養(yǎng)出孩子的愛心來,最終使孩子養(yǎng)成一顆對人類全體大公無私的愛心。而這一切,都是打小從教孩子孝道開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開始,又是一切教育的歸宿。所以中國人說:“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