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改革公務交通補貼標準最新

思而思學網(wǎng)

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補貼標準: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地方公車補貼標準:地方不得高于中央補貼標準130%

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其他邊遠地區(qū)公車補貼標準:不得高于中央補貼標準的150%

公車改革補貼標準

公車補貼標準決定改革成敗

據(jù)《新京報》報道,今年4月起,溫州推行公務車輛改革。拍賣公車1400輛,約占總數(shù)80%;留下300輛左右執(zhí)法執(zhí)勤公車。車改后的用車補貼,從正縣實職到科員、辦事員按職務層級劃分為7個檔次,正縣實職每人每月車補3100元,相當于溫州市區(qū)最低工資標準的3倍。溫州的正處級官員車補,超過杭州正處級官員800元、副廳級官員500元。

由于車補標準最高,讓被譽為“力度最大的地方政府公務車改革”的溫州車改大打折扣。以溫州市發(fā)改委為例,車改之前的2011年,該委及下屬單位公車費用支出約為133萬元;車改后需年發(fā)放車補總額162萬元,反倒比車改前每年多支出近30萬元。溫州車改的初衷之一是節(jié)省行政開支,如今既有“洗白”公車私用讓其合理化之嫌,也讓人對車補標準的確定原則匪夷所思。

在公開層面上,溫州車改車補標準的確定原則顯得過于簡單,即以職務層級劃分由此不乏矛盾與問題。譬如,科員和辦事員在市內的公務往來,理論上要比正處級官員多,車補從3100元一落到底至300元,是否符合工作實情需要?又是如何核算的最高與最低標準?

既往各地的公車改革教訓表明,沒有一個經(jīng)得起推敲并且公開論證過的補貼原則,車改往往就會走形變樣。2008年遼寧省遼陽市弓長嶺區(qū)車改,區(qū)委書記和區(qū)長一年車補標準高達8萬元。其時輿論分析,一年8萬車補可以行駛“繞地球兩周”的高速公路里程,這顯然是官員所做不到的。

公車改革的大方向無可回避,而從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改革努力上看,拍賣公車、實行車補,成為改革推動者所青睞的一種模式。這其中,車補標準的確定至關重要,需要公開發(fā)布和論證,以此凝聚改革共識。否則,車改有方向,車補標準沒有公開、合理、科學的確定原則,就會留下“贖買式”或者“福利式”改革的質疑之柄。

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提出了補貼標準的上限,即地方公務交通補貼標準不得高于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30%,邊疆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其他邊遠地區(qū)標準不得高于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50%。

此前,一些地方特別是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發(fā)放較高的車補,如杭州市每月最高達到3100元,廣州市天河區(qū)最高為2800元,均高于指導意見規(guī)定的上限。按照新規(guī)定,這些地方的車補將會減少。

公車拍賣的公平公開是決定改革成敗的重要一環(huán)。指導意見明確規(guī)定:公開招標評估、拍賣機構,通過公開拍賣等方式公開處置。黨政機關公務用車處置收入,扣除有關稅費后全部上繳國庫。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說:“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車拍賣除了要有細化的流程、精密的安排,最重要的是公開拍賣結果及拍賣所得的流向,讓公眾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文件要求,要妥善安排司勤人員安置工作。對因取消公車而失崗的司勤人員不能簡單推向社會,應努力促其繼續(xù)就業(yè)。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區(qū)、各部門要健全工作機制,周密制定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明確改革時限。同時,要加強監(jiān)督檢查,及時有效解決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加強監(jiān)督檢查,嚴肅查處違反車改規(guī)定的行為,及時公布處理結果。各級審計機關對保留的一般公務用車和執(zhí)法執(zhí)勤用車配備使用、運行維護費用、取消的公務用車處置和交通補貼發(fā)放情況等納入日常和專項審計監(jiān)督,并依法公開審計結果。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