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倒裝句集錦

思而思學(xué)網(wǎng)

現(xiàn)代漢語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主―謂―賓”“定(狀)-中心語”,但在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xiàn)了前后顛倒的現(xiàn)象,這就是古漢語中的所謂倒裝句。文言文中的這種特殊句式(倒裝句)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主謂倒裝

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diào)和突出謂語的意義,把謂語提到主語前面。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ㄈ曛换萆跻樱

②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百姓之謂我愛宜乎)

二、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動賓介賓前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

①大王來何操?(大王來操何)

②豫州今欲何至?(豫州今欲至何)

這種類型的句子關(guān)鍵是作介詞或動詞賓語的必須是疑問代詞,如: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當(dāng)然,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fēng)者得焉!保谠恫渡哒哒f》)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此處前置。

2、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ü胖瞬黄塾嘁玻

②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之也)

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句中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沒有實在意義。如:

①宋何罪之有?(宋之有何罪)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

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副詞“唯”,構(gòu)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惟命是從”等。

4、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如:

業(yè)文南向坐。(業(yè)文面向南坐)

三、定語后置

文言中,一些修飾性的定語常常置于中心語之后。其表現(xiàn)形式有以下幾種:

1、在中心語和后置定語中間加“之”字,再用“者”字結(jié)尾,組成“中心語+之+定語+者”的格式。如:

①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千里馬)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鏗然有聲之石)

2、在中心語和后置定語中間加“之”字,組成“中心語+之+定語”的格式,表示定語后置。如: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居高之廟堂,處遠(yuǎn)之江湖)

3、定語放在中心語后,用“者”字結(jié)尾,組成“中心語+定語+者”的格式。例如:

①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三個挑擔(dān)子的人)

②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及知其事之賓客)

4、在中心語和后置定語中間加“而”字,再用“者”字結(jié)尾,組成“中心語+而+定語+者”的格式。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這四種人,是社會上無依無靠的窮苦人)

②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與?(能不易其志之縉紳)

5、數(shù)量詞定語后置,組成“中心語+數(shù)量詞”的格式。如:

①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十二卷軍書)

②嘗貽余核舟一。(嘗貽余一核舟)

四、狀語后置

現(xiàn)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補語置于謂語之后。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其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介詞短語后置,即狀語后置。如:

①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青從藍(lán)取之,而比藍(lán)青)

②得雙石于潭上。(于潭上得雙石)

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狀語后置)中多用“于”“以”等介詞來引導(dǎo)名詞,構(gòu)成介賓短語,所以又稱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鞏固練習(xí)

請指出下列各句屬于哪種倒裝現(xiàn)象。

1、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子何恃而往?

3、微斯人,吾誰與歸。

4、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5、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6、權(quán)知其意,執(zhí)肅乎曰:“卿欲何言?”

7、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8、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9、亮見權(quán)于柴桑。

10、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11、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12、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1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1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15、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16、皆不可限以時月!

17、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18、亦雁蕩具體而微者。

19、王語暴以好樂。

20、王之好樂甚。

21、今王鼓樂于此。

2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

23、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24、世溷濁而莫余知兮。

25、冠切云之崔嵬。

26、疆土之新辟者,移種民以居之。

27、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山之農(nóng)畝。

參考答案

1. 弗怠之(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

2. 子恃何而往(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3. 吾與誰歸(介詞賓語前置)

4. 君以何知燕王(介詞賓語前置)

5. 請奉命于孫將軍求救(狀語后置)

6. 卿欲言何(疑問代詞賓語前置)

7. 附操荊州之者民(加者定語后置)

8,正常句式

9. 亮于柴桑見權(quán)(狀語后置)

10. 以帷幕裹(之)(狀語后置)

11. 鏗然有聲之石(加之定語后置)

12. 以事具告(狀語后置)

13. 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加之定語后置)

14. 不知句讀,不解惑(加之賓語前置)

15. 能不易其志縉伸(加者定語后置)

16. 皆不可以時月限(狀語后置)

17. 豈可一切以定月拘哉(狀語后置)

18. 亦具體而微雁蕩(加者定語后置)

19. 王以好樂語暴(狀語后置)

20. 正常句式

21. 今王于此鼓樂(狀語后置)

22. 國以胡恤相(介詞賓語前置,相作賓語前置)

23. 莫肯顧我(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

24. 世涸濁而莫知余兮(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

25. 冠崔嵬之切云(加之定語后置)

26. 新辟之疆土(加之定語后置)

27. 于南山之農(nóng)畝多(狀語后置)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