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及詩意賞析

思而思學(xué)網(wǎng)

望廬山瀑布古詩是唐朝詩人李白所作的山水詩,主要是描寫了廬山瀑布的景色。望廬山瀑布古詩共有二首,一首是五言的古詩,一首是七言古詩,其中七言古詩在小學(xué)課本中出現(xiàn),也是流傳最為廣泛的,而另一首五言詩所知曉的人就不是很多,這二首詩都將廬山瀑布的描寫雄傳萬千,將一幅秀美的山水畫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一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古詩譯文一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望廬山瀑布古詩原文二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shù)十里。
?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zhuǎn)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望廬山瀑布古詩譯文二
從西面登上香爐峰,向南望見瀑布高掛在山前。
水流直下達三百丈,沿著山谷奔涌前行幾十里。
速度快如風(fēng)馳電掣,隱約之中宛如有白虹騰空。
乍以為是銀河從天上落下,彌漫飄灑在半空中。
仰觀瀑布那氣勢真雄奇啊,這是神靈造化之功!
再大的海風(fēng)也吹不斷,江上月光卻能直透其中。
水流在空中任意飛濺,沖刷著兩側(cè)青色的石壁。
飛騰的水珠散發(fā)彩色霞光,水沫在巨石上沸騰。
我本來就最愛游賞名山,面對此景心胸更寬廣。
不必像服瓊漿一樣成仙,此水已足以蕩滌塵俗。
遁世歸隱本是我夙愿,只想久居此地永辭人間。

第一首詩是五言古詩。此詩共換四次韻,前八句為一韻;中間八句每四句各一韻;末六句為一韻。詩意也可按韻分為四層。前三層基本上是摹寫瀑布的壯觀奇姿,屬景語;只有末一層言志抒懷,屬情語。前三層也各有重點:第一層從正面描寫瀑布的主體實景;第二層從虛處更深更細地描繪瀑布;第三層,從上下四旁來烘托瀑布之動態(tài)。最后一層先擒后縱,收束得自然平易。首二句交待“望廬山瀑布水”的立足點和所“望”的方向。接著十四句用各種形象從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壯偉氣勢和詩人的贊嘆。所謂“掛流三百丈”,“初驚河漢落”,亦即第二首的“飛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后者的簡練和生動。末六句抒寫詩人的志趣和愿望。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一面。
第二首詩是七言絕句。此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詩說,“壯哉造化功!”正是這“造化”才能將這巨物“掛”起來,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zhèn)チΦ馁濏。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tài)。“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