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推出中國大學海外傳播力排行榜

思而思學網(wǎng)

北京師范大學日前推出的中國大學海外傳播力排行榜,以112所“211工程大學”作為研究樣本,選取了Google新聞搜索、維基百科英文詞條等5個平臺作為考察維度,計算評估出中國高校的海外傳播力度。在不斷加速國際化進程中,筆者以為,每所大學都該捫心自問,離國際知名究竟還有多遠?而這恰恰就是這個排行榜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本以為在眾多中國大學都把國際知名當成奮斗目標的今天,要不要重視海外傳播力的話題是不辯自明的。發(fā)布會現(xiàn)場我在微信圈里發(fā)出“中國大學海外傳播力任重道遠”的感嘆后,竟有一些同行評論說:還是練好內(nèi)功最重要。重實干、輕傳播,或許就是中國大學海外傳播力還十分薄弱的原因之一。

實干和傳播兩者之間并不矛盾。特別是在品牌時代、媒介時代、傳播時代里,沒有必要的、有效的海外傳播力,中國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就是一句空話。海外傳播力對大學辦學方方面面的影響越來越大,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僅憑高度重視和滿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誰來傳播、傳播什么、怎么傳播,都值得深入研究和努力探討。傳播者是傳播重要的要素。中國大學的海外傳播重任由誰來承擔?在不少大學這個職責并沒有明確。一些宣傳部門不承擔海外傳播的職能,而國際交流合作部門也沒擔此重任。連個牽頭單位都沒有,海外傳播顯然難以落到實處。其實,海外傳播更需要大格局。每個師生都應(yīng)該成為所在大學的形象大使,出訪時、接觸外籍師生時,都應(yīng)為擴大學校影響作出自己的努力。每個校友特別是海外校友,都應(yīng)該成為母校的名片。

除了隊伍之外,海外傳播還難在水平、難在思維、難在傳播是否符合海外受眾接受習慣和口味。即便是語言過了關(guān),話語體系不改變,傳播方式不調(diào)整,把校報、新聞網(wǎng)上的東西照搬到對外的網(wǎng)站和社交媒體上去,傳播效果也好不到哪兒去。人大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的第一所大學。問一外國留學生為何選擇人大深造時,他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他看到資料說人大是一所“party University”,誤以為是一所經(jīng)常開party的大學。英文“黨”和“聚會”是同一個詞,使他產(chǎn)生了這樣的誤解。同樣例子還有,一位清華留學生剛?cè)胄r,總愛打聽有關(guān)青島啤酒的事兒。原來是把“清華”和“青島”攪和在一起了。

海外傳播不應(yīng)該成為中國大學的“短板”。校方要重視,師生要重視,主管部門也需要重視。一個好消息是,教育部有關(guān)部門要推動各校英文網(wǎng)站建設(shè)了。期待啟動更多、更有效的工程來推動這項非常重要的事業(yè)。(作者 鐵錚 系北京高校新聞與文化傳播研究會理事長、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