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貴州民族大學 排名多少能上?附歷年分數線

思而思學網

據最新貴州民族大學招生網和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廣西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8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0626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貴州民族大學,不過每年貴州民族大學在廣西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廣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貴州民族大學

1、廣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貴州民族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235名;

2、廣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貴州民族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8200名;

3、廣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貴州民族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6263名;

4、廣西高考2022年考生上貴州民族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499名;

5、廣西高考2021年考生上貴州民族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111名;

6、廣西高考2020年考生上貴州民族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584名;

二、貴州民族大學在廣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貴州民族大學在廣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2 廣西 理科 本二 439 69235 省政府
2022 廣西 文科 本二 529 11499 省政府

2、2021年貴州民族大學在廣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1 廣西 理科 本二 444 68200 省政府
2021 廣西 文科 本二 521 12111 省政府

3、2020年貴州民族大學在廣西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類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錄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屬于
2020 廣西 理科 本二 386 106263 省政府
2020 廣西 文科 本二 482 13584 省政府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在每一批高考中,填寫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些著名的高校。但這并不意味著第二個或第三個選擇不再重要。

2、在每年的招生中,一些高?偸侨鄙俚谝恢驹笇W生。他們需要招募第二志愿,甚至通過調整和分數降低來完成招募計劃。因此,我們不應該僅僅因為第一個志愿者的滿員率高就忽視第三個和第一個志愿者的填補。在填寫所有志愿者時,我們必須注意梯度,仔細填寫第二個和第三個志愿者。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一些高校每年都會以政策法規(guī)和志愿分數的年級差異的形式在第二和第三名志愿者中選出最佳人選。

3、專業(yè)對人的影響,往往會持續(xù)一生。因為專業(yè)選擇得恰當,就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愛好、興趣、特長。首選自己喜歡的專業(yè),濃厚的興趣便會帶著自己在這個領域盡情地遨游,能更主動地、高效率地學習專業(yè)知識,并且充滿了樂趣,做出更大的成績,促進自己今后的長遠發(fā)展。

平行志愿如何填報

一、清楚認識自己是處于那個批次的。在不同批次之間是自上往下的原則。比如二本的學生不可以報考一本院校。所以要明確清楚自己是屬于那個階段的。

二、對本批次及以下的院校進行篩選。首先將錄取分數大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去掉。因為大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很少有機會是降下來的,一般都是保持不變,有可能還會升上去。

三、平行志愿經過分數線篩選以后,接下來還要進行排名篩選。對于排名高于自己的分數排名的去掉。剩下的學校就是自己可以報考的院校了。

四、接下來是明確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yè),只要感興趣,不管是那個專業(yè),行行出狀元。所以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yè),然后在找出相關專業(yè)的學校。

五、找到自己心儀的專業(yè)和學校以后開始填報,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可以將分數比較高,而且相對較好的學校放在前面。也可以把想沖一下的學校放在前面。

三、貴州民族大學學校介紹

貴州民族大學創(chuàng)建于1951年5月17日,隸屬貴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國創(chuàng)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貴州省重點建設高校、貴州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yǎng)高校。學,F有兩個校區(qū),花溪校區(qū)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譽為“高原明珠”的風景名勝區(qū)貴陽市花溪區(qū),大學城校區(qū)坐落在產城融合創(chuàng)新、生態(tài)文明示范的國家級新區(qū)貴安新區(qū),占地面積共2009.8畝、校舍面積共79.6萬平方米。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069人,另有合作辦學獨立學院本科生16171人。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yǎng)輸送了10余萬名各級各類人才,為貴州及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發(fā)展趨勢良好的師資隊伍,F有專任教師1196人,其中正高職稱人員 177 人,副高職稱人員554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519人,碩士學位人員822人,博士生、碩士生指導教師545人。其中,有國家“*”領軍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科技人才、貴州省核心專家、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黔靈學者”、貴州省省管專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貴州省高校教學名師等近百人。 學,F有74個普通本科專業(yè),10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類別17個領域專業(yè)學位碩士點, 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項目。有4個區(qū)域一流學科,2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12個省級重點學科(其中5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3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3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3個區(qū)域一流專業(yè),10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8個省級特色專業(yè),7個省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點,3個區(qū)域一流課程群。有1個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2個國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部級民族教育發(fā)展中心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級國家古籍保護人才培訓基地,3個省級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貴州省教育廳特色重點實驗室,2個2011省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3個貴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級產學研基地,1個貴州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基地,6個研究生工作站,2個省級人才培養(yǎng)基地;有2個區(qū)域一流師資團隊,5個省級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團隊,3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團隊,3個貴州省教育廳優(yōu)秀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 學校設有社會建設與反貧困研究院、民族地區(qū)公共政策研究院、貴州民族藝術研究院、貴州山地旅游與民族經濟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儺文化研究院、水書文化研究院、法學研究院、貴州民族科學研究院、貴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民族建筑設計研究院、貴州茅臺鎮(zhèn)酒文化研究院和“多彩貴州”文化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民族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大數據產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喀斯特濕地生態(tài)研究中心。另外,貴州省民族文化學會、貴州省苗學會、貴州省布依學會、貴州省侗學會、貴州省彝學會、貴州省土家學會、貴州省仡佬學會、貴州省水家學會、貴州回族學會等9個省級民族學會及其研究機構掛靠學校,形成了較強的民族民間文化與民族問題的研究矩陣。近年來,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766項,其中國家級科研課題138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3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項;獲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成果獎82項。教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5610余篇,其中SCI、EI、SSCI、ISTP等核心期刊論文1873篇,出版專著228部。 學校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挪威、新加坡、荷蘭、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高校和港、臺地區(qū)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互派留學生、學術交流、合作辦學、教師培訓和科研合作,F有來自美國、俄羅斯、韓國、老撾、越南、柬埔寨、哈薩克斯坦、蒙古、泰國、盧旺達、孟加拉國、尼泊爾、塔吉克斯坦、立陶宛、埃及、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緬甸等24個國家留學生近400人。 學校先后5次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2次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17次被中宣部、團中央和教育部評為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先后獲全國“三五”、“四五”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節(jié)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學校黨委先后3次被評為全省先進黨委,學校先后被評為貴州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貴州省文明單位、貴州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貴州省優(yōu)美校園、貴州省綠色大學。 學校歷來得到黨和國家*親切關懷,胡耀邦、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李瑞環(huán)等同志先后到校視察。江澤民同志來校視察時,作了“發(fā)展民族教育、加強民族團結”的題詞并為我校題寫校名;我校50華誕,江澤民同志又作了“努力發(fā)展民族教育,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題詞;胡錦濤同志任貴州省委書記時與師生在花溪校區(qū)共同植下“共青林”。 69年來,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發(fā)展道路,堅持*辦學方向,始終秉承服務貴州,服務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辦學宗旨,已發(fā)展成為貴州民族地區(qū)人才培養(yǎng)培訓基地、科技研發(fā)基地、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基地、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基地和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重要智庫。當前,全校師生正以****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省委十二次黨代會及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內涵建設,推動學校高質量發(fā)展,奮力向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學目標邁進。 (以上數據截止2019年12月)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