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生果》優(yōu)秀教案來自教案2018年最新推薦。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第一單元我們學習的主題是我愛讀書,在前幾篇課文中,我們一直在和書進行著有趣地對話!陡`讀記》中的小女孩,在書店里得到了竊讀的樂趣;《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中的小女孩,在對長輩的訪談中獲得了讀書的啟示;《走遍天下書為侶》則提出要善于讀書,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必有所獲;今天,我們還要再學習一篇關(guān)于讀書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訴了我們什么。
(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問:你有什么問題?(如:課文中我的長生果是指什么?為什么要把書比喻為我的長生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看看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2.同桌互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相互評價。
3.根據(jù)自讀提示中的問題和方法,再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出來多讀幾遍,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4.四人小組交流檢查讀書情況。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作者寫了少年時代讀書和寫作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煙人小畫片;看連環(huán)畫;看文藝書籍;看中外名著;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gòu)思與寫作的經(jīng)歷。
作者悟出的道理:作文,首先構(gòu)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
2.仔細閱讀作者例舉的兩篇作文,你是怎樣理解作者從中所悟出的道理?在你自己的寫作中有過類似的體會嗎?
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讀書寫作體驗來理解,談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學習并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和讀書方法──博覽群書,入情入境,作讀書筆記,會借鑒運用等。
四、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1.通過剛才的交流,大家理解了為什么把書比作長生果了嗎?
長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的果子,在這里指營養(yǎng)極其豐富。把書比喻為長生果,意思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是人類文明延續(xù)的營養(yǎng)。充分表達了書與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關(guān)系。而作者就是在書的引領(lǐng)下寫作越來越成熟的。
將書喻為長生果,可見作者對書的鐘愛。
2.文中真實地回顧了作者少年時代與書的故事,使作者酷愛讀書的情景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讀讀課文,你是從哪里感受到作者對書的喜愛之情的?
(通過重點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愛讀書這種情感貫穿始終:看叫做香煙人的小畫片時的津津有味,看連環(huán)畫時的廢寢忘食,讀文藝書籍時的不求甚解,讀中外名著時的如醉如癡。作者正是不斷地在書里如饑似渴地汲取營養(yǎng),才不斷地成長起來。所以作者在回首少年時光時才感到那樣的愉悅。)
3.通讀全文,體會讀書的樂趣。
五、品讀語言,學習作者在運用語言上的特點
1.生動的比喻。讓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恰當?shù)脑~語。(積累運用:流光溢彩、眼羨、津津有味、天長日久、如醉如癡、浮想聯(lián)翩、悲歡離合、牽腸掛肚、如饑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傷、千篇一律、大顯身手、心安理得)
六、聯(lián)系實際,交流體會
說一說你讀書中的故事,你在書中的收獲。
課后練習:
1.抄寫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在讀書中所得的收獲寫成一個小片段。
點評:
重慶九龍坡區(qū)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qū),它們從2001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發(fā)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qū)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戳酥,我有一些話要說: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qū)教師在區(qū)教研室的帶領(lǐng)的幫助下,經(jīng)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著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jié)、協(xié)作、奮斗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愿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chǎn)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九龍坡區(qū)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wǎng)絡(luò)備課曾經(jīng)在天津的經(jīng)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fā)動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jù)本班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shè)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復,但長期經(jīng)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小學語文課改已經(jīng)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個中原因自然是很復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jīng)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jīng)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小學畢業(yè)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qū)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并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并沒有消失,他們?yōu)樽约呵皫啄耆〉玫某晒院,也為自己以后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