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文化好人主義專題自查報告匯總篇

思而思學網(wǎng)

“圈子”是指具有相同愛好、興趣或者為了某個特定目的而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群,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圈子”范圍廣泛,類別眾多,如“文化圈”、“朋友圈”、“微信圈”等,聯(lián)系較為松散。雖有優(yōu)劣之分,但這樣的“圈子”大家都可以有。狹義的“圈子”特指政治上的“小圈子”,是搞親親疏疏、團團伙伙,拉山頭、搞宗派,結黨營私、謀取私利的小團體。這樣的“小圈子”與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相背離,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規(guī)矩,違反組織紀律,危害黨的團結統(tǒng)一,是我們黨堅決反對的。

圈子文化好人主義專題自查報告范文一:

稱呼領導為“老板”、“老大”可以休了!廣東省紀委日前已發(fā)通知,嚴明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稱呼紀律,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一律不準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稱呼。

曾幾何時,黨內(nèi)的稱呼由原來親切的“同志”,漸漸變得充滿江湖氣息。早在十年前,四川省人大代表曾朝章就曾呼吁“應該禁止黨政部門人員稱兄道弟”,他指出:一些人見面或談工作,滿口都是“大哥、老弟”;對上級不叫領導而叫“老板”,甚至有的人叫“干爸、干媽”。去年,《人民日報》曾發(fā)表題為“黨內(nèi)稱謂容不得江湖氣”的評論文章,指出,裹挾濃厚封建陋習的“老板”、“總管”、“大哥”等庸俗化稱呼,在某些部門或單位,已滲透到黨內(nèi)。

如今,廣東省紀委以正式文件嚴明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稱呼紀律,有著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黨內(nèi)稱呼的變化,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有著深刻的背景。那就是:在一些地方官場,已經(jīng)形成“圈子文化”。這種“圈子文化”是由親戚圈、朋友圈、老鄉(xiāng)圈、同學圈、戰(zhàn)友圈等組成,每個圈子都以一個或幾個領導。我們注意到,在新一屆中央懲治腐敗行動中,打擊了好些圈子,比如“石油幫”、“四川幫”等。

一個官場中人,如果有幸進入一個圈子,他就有機會得到圈內(nèi)人士的提攜,就能與圈內(nèi)人利益均沾。自然而然,圈內(nèi)人便會習慣于稱呼其領導為“老大”、“老板”。落馬的原江蘇省建設廳廳長徐其耀,早年在給其兒子的家書中就寫道:“做人就是把自己作為一個點編織到上下左右的網(wǎng)中,成為這個網(wǎng)的一部分!彼踔粮嬲]兒子“要多學習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個把兄弟什么的,這都不過分!

從官場“圈子文化”,我們很容易覺察到官場上的人身依附關系。在一些地方,官場的上下級關系,不像正常的行政隸屬關系,而是因為你是領導提拔的人,你就必須對領導感恩戴德,唯其馬首是瞻。所以領導就成了你心目中的“老大”、“老板”。

因此,廣東省紀委率先整肅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的稱呼,無疑是極為重要的。這需要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同時加強組織紀律,對慣用庸俗稱呼的官員給予處分。但這還只是治標之策,治本之策是治理官場“圈子文化”。因為這個問題不解決,如果領導與下屬的人身依附關系仍然存在,那么下屬可能嘴上老實,但心里照樣叫領導為“老大”。這就需要通過公開、透明的民主選拔機制,選拔那些有德、有才之人到領導崗位上,用人過程全程接受民眾監(jiān)督,通過陽光機制打破“圈子文化”,這樣,“老大”等稱呼就可以從官場中消失。

圈子文化好人主義專題自查報告范文二:

張小莊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工作31年,被調(diào)查前,他當院長12年,十分風光。11月28日,因涉嫌受賄、違反財務紀律和廉潔自律規(guī)定等問題,被廣東省紀委立案調(diào)查。據(jù)此前《廣東黨風》披露,張小莊私設小金庫,經(jīng)營院內(nèi)外的“圈子”,他在悔過書里寫道:“醫(yī)院要生存,事業(yè)要發(fā)展,個人要出頭,就得要加入其中(圈子)”。

近來,官場中的“圈子文化”受到輿論高度關注。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wǎng)和益派咨詢,對2018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diào)查顯示,74.2%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存在“山頭”、“圈子”現(xiàn)象,75.9%的受訪者坦言當前社會以“山頭”、“圈子”為代表的附庸思維普遍存在。更有47.3%的受訪者表示正因“山頭”、“圈子”或附庸問題而苦惱,47.2%的受訪者認同,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跟對人比個人努力更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堅決杜絕一些黨員干部搞“小圈子”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嚴肅指出:“黨內(nèi)決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決不能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那一套,決不能搞門客、門宦、門附那一套,搞這種東西總有一天會出事!”縱觀十八大以來因一些“老虎”“蒼蠅”的落馬而牽出的窩案、串案,甚至一些地方部門出現(xiàn)的塌方式腐敗,無不與大大小小的“圈子”有關。講話可謂直指癥疾,語重心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值得全黨同志高度重視和警惕。

有“圈”走遍天下,無“圈”寸步難行,這是社會的病態(tài),決不能成為當前的常態(tài),必須大大力氣整治。其一,要清除官場“圈子文化”這顆“毒瘤”,要選派精兵強將查辦聯(lián)手作案的圈子問題,窮追不舍,擴大戰(zhàn)果,使其全線崩潰,達到把圈中人一網(wǎng)打盡的效果。其二,穩(wěn)步推進官員財產(chǎn)公開,以及官員家庭成員財產(chǎn)、就業(yè)等情況公開,將官員的一言一行置于陽光之下,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其三,必須加快簡政放權步伐,加快政府職能轉(zhuǎn)變,理順權力運行邏輯和運行規(guī)則,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理財,從制度上鏟除腐敗圈子滋生的土壤,還“政治生態(tài)”的清正、清廉和清明。

貪官的圈子,是營造腐敗的據(jù)點,貪官弄圈子的過程,也是腐敗的過程。反腐敗就必須有效遏制貪官弄圈子的瘋狂勢頭,破壞貪官弄圈子的環(huán)境和條件,逐步鏟除其文化土壤并最終搗毀這個滋生腐敗的圈子。

圈子文化好人主義專題自查報告范文三:

現(xiàn)實中,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熱衷于拉幫結派搞“小圈子”,無非是認為拉幫結派搞“小圈子”能撈到好處,辦事有人脈、找人有關系;有人覺得,進“小圈子”等于進了班子,有了靠山的庇護,提拔重用機會更多;有人以為,進“小圈子”等同有了保護傘,干些違法違紀的事也沒人敢管敢查。

在黨內(nèi)搞“圈子文化”危害甚大。古往今來,無論“圈子”還是“山頭”,純粹都是以人身依附關系來換取非法利益。黨員領導干部當銘記的諄諄教誨:“干部都是黨的干部,不是哪個人的家臣,黨內(nèi)決不允許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利益輸送,絕不允許自行其是、陽奉陰違!备鼞肋h明白,作為黨的干部,真正的“護身符”唯有守紀律講規(guī)矩,絕不是“小圈子”之類的。

對于我們黨員領導干部而言,“遵紀守法”就是守紀律講規(guī)矩。守紀律講規(guī)矩是對黨員領導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對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話不能說,哪些該這樣做、哪些該那樣做,哪些要請示、哪些要匯報,心有戒尺,常握分寸,守住底線,切不可把權力當做結黨營私、拉幫結派、任意妄為、謀求私利的工具。

關于黨員領導干部要守紀律講規(guī)矩的要求,既是對權力的制約,更是對黨員干部的關心愛護。黨員干部的一切權力都來自人民,也是用來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每一個擁有權力的干部,都應主動用紀律規(guī)矩監(jiān)督、規(guī)范、約束、制衡權力。一切偏離紀律規(guī)矩、拉幫結派搞“小圈子”的行為,都是十分危險的,既不利于黨員干部的成長,更容易在干部成長過程中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